一、课题名称
“有容课堂”指向六个维度:教学内容有容量、课堂思维有质量、对待错误有雅量、课堂面貌有悦容、课堂评价有包容、学生能力有扩容。“分担教学”就是教师创设情境、条件、环境、平台让学生分担一部分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其实质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研究、生长的真平台。
改变现有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以“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的育人新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主体参与,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学记》中“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及《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强调了同伴学习的重要性。
二、问题提出
1.研究原因
我校是2016年7月由有着112年底蕴丰厚的麒麟中学、清末状元张謇先生亲自创办的通棉三厂附属的职工子弟学校——有着70多年历史的三厂中学、有海门高中课改先锋美誉的冠今中学三所学校整合而来。建校后,我校管理层设计建构了学校的学科育人新范式——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在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美术学科的课堂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2.研究的价值
教学实践具有包容性:“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形态,在形式和内容上上超越原有教师和学生的明确边界,更具有包容性,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倾斜。在教学实践研究的目标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参与性和个性的创意表达,促使其在体验式的教学中获得思维和眼界的拓展,给学生的成长创造无限可能。
教学实践具有学生主体性:“分担教学”就是教师创设情境、条件、环境、平台让学生分担一部分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其实质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研究、生长的真平台。我们相信,在“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下的教学实践具有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学习会让孩子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处于主动探索状态,从中所寻找到的自我认同,会形成孩子终身学习习惯。
教学实践具有参与性:学生课堂多媒体的运用等实现多学科介入,即在实施过程中打破学科边界,以主题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学科的知识的联动,将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有机整合。
三、文献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没有搜检到与“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相关的论文。以“有容课堂 美术”作为关键词搜索全部文献,结果为零;以“有分担教学 美术”作为关键词搜索全部文献,结果为零。搜检到关于“有容课堂”在其他学段其他学科的资料六篇:《课堂虽小 有容乃大——浅谈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革命,有“容”乃大——例谈“合格课堂+”视角下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构建》、《有容课堂教学模式在概念课中的实践——以《导数》的教学课程为例》、《四位一体”的幸福课堂——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课为例》、《课堂虽小,有容乃大——浅谈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有容乃大:管窥窦桂梅老师课堂教学艺术之路——兼评〈三打白骨精〉课堂教学艺术元素》。搜检到关于“分担教学”在其他领域其他学科的资料七篇:《试述在“分担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大学职能、成本分担与教学科研成本的分类计量》、《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实证研究》、《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分担信息技术课程相应模块教学的探索》、《任务分担”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儿童交往”的教学尝试与思考——“拉拉手,交朋友”“为你高兴,与你分担”教学课例》、《浅谈行政诉讼法教学中举证责任的分担问题》。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本教学研究,全面厘清“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内容,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让学生做美术课堂的“小先生”。确定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采用不同而又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践。
2. 通过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形式的研究,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审美能力等的提升。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研究性学习等提升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
3. 通过本教学研究,教师需要探索、研究、实践及创新课程内容的选择。对学生选题和学习过程的指导、课堂学习的组织引导,收集并整理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完成一系列主题为基于“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论文。
4.通过本课题研究,学校打破传统的美术课堂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等方式,关注教育的延展性、注重美术与多学科的合作。
研究内容:
1.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文献研究 收集国内外关于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文献资料并加以研究,并用理论来指导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方向。
2.高中美术课堂“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教学研究调查 教学可行性指学校和学生的分析研究;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方式方法的分析研究;教学实践中课堂展示的分析研究;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分析研究等。
3.基于“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施研究
⑴“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学情调查研究
制定针对高中不同年级学生的学情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和评价做好准备。
⑵“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
制定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选课策略,对选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设方案。由小组为单位,组长为负责人,做好课堂准备和实施。
⑶“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
通过对“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形成一批优质的课堂教学案例和主题型活动资源,完成优质课堂教学预设。
⑷“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案
建立“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案。
4.“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对“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中的优秀案例进行研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等。
五、研究的重难点
“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在美术课堂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六、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基于“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可行性。
2.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学习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查阅文献资料,消化、吸纳其中的精华,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工作。
3.行动研究法:针对本课题研究的状态以及研究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将教材与课堂活动、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研发,在研发中实践。
4.案例研究法:采用个案研究法,梳理研究教学实践。
5.经验总结法:及时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以自编地方课程、撰写论文、课堂实录、活动记录、收集学生课堂评价等多种方式积累素材,形成后期成果。
七、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2020.03-2020.04 提请申报,申请立项;收集相关资料,组建课题组;确定教学研究目标及其内容,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深入课堂了解,探寻“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与高中美术课堂的融合。
2.启动阶段 2020.05-2020.07 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邀请相关的专家指导;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准备。开发课题教学,并撰写研究计划。
3.实践阶段
2020.9-2020.10 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进行课题上的相关评价方案;进行“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的实施和评价机制研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
2020.11-2021.06 开展“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一批优质课堂教学案例和主题活动资源。
2021.06-2021.09 完成“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论文集结。
4.总结阶段 2021.09-2021.12 收集、整理、分析、提炼成果,结题验收。
八、预期成果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成果(限5项) | 课题中期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2020.10 |
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展示 | 公开课 | 2020.12 |
课题研究专题论文发表 | 论文 | 2021.08 |
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集 | 文集 | 2021.11 |
以报告形式总结“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 研究报告 | 2021.12 |
最终成果(限3项) | 教学活动展示 | 公开课 | 2021.11 |
课题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 | 文集 | 2021.12 |
课题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2021.12 |
九、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研究人员分工
姓名 | 工作单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专长 | 课题组中的分工 |
施海燕 | 海门市第一中学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学科教法研究 | 全面组织 |
高卫燕 | 海门市第一中学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学科教法研究 | 收集整理 |
王建飞 | 海门市第一中学 | 中小学高级教师 | 学科教法研究 | 收集材料 |
郁 骁 | 海门市第一中学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学科教法研究 | 案例研究 |
施美娟 | 海门市第一中学 | 中小学高级教师 | 学科教法研究 | 调查研究 |
陆 艳 | 海门市第一中学 | 中小学高级教师 | 学科教法研究 | 撰写报告 |
十、研究过程管理
1.厚实的科研基础
本课题成员长期从事校本课程和教学一线工作,参与过省市级多项课题研究,,研究成果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课题组核心成员都在高中奋战多年,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发表多篇论文。教师群体教育水平较高,教育质量和科研综合能力上乘,承担过不同级别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并取得优秀成果。
2.充足的前期准备
本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核心成员在本课题申报前曾多次调研课堂改革和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反复论证“有容课堂 分担教学”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搜索翻阅了大量相关性文献资料,继承前人研究的成果,确立本课题研究的发展空间;同时,在课题策划和设计过程中充分注意研究和实践的操作可行性。
3.丰富的课题文化资源
课题组核心成员长期关注学校课堂研究动态,并积累了具有教育价值的丰富的资源等。
4.健全的课题保障机制
本课题主持人为我校美术骨干,负责学校美术教学工作,在组织课题指导、人员协调、过程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人脉优势。